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三农资讯 正文

“三北”机械治沙造林已近50%——我国防沙治沙机械发展观察

来源:科普中国网 发布时间:2024-09-30 

片片新绿在三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。截至今年6月,“三北”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.8亿亩、治理退化草原12.8亿亩,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“沙进人退”到“绿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。

随着防沙治沙的深入推进,面对劳动力短缺、人工成本增加的新形势,原有的人海战术已难以满足新时期“三北”工程建设需求。

变人海战术为机械上阵已成必然选择。目前,我国防沙治沙机械应用如何,现有装备战力值又有多少?

机械作业已成治沙主要形式

在连绵的沙丘上,头戴防晒帽或裹着丝巾的沙区百姓,顶着烈日扎出一个个草方格,种下梭梭或花棒。这样的场景,沙区人民已烙进记忆。

“传统草方格沙障由人工铺设,由于防治地区远离城市,交通不畅、环境恶劣,通常每人每天仅可铺设300平方米左右,不仅劳动强度大、铺设速度慢,而且沙障不均匀、质量不稳定。”国家林草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周建波说。

周建波以甘肃民勤举例。民勤复杂地形沙地占90%以上。人工草方格沙障铺设成本约每亩1500元,其中人工成本每亩700—800元。小型沙障铺设机平均售价每台3万元,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—10倍,可节约防沙治沙成本40%以上。

“机械装备作业能显著提升治沙效率,确保治沙效果,改善劳动条件,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。”周建波说。

敖日格勒运用螺旋钻孔机,10秒即可种一棵树,效率是以前的10倍;白旭东操控无人机飞播,单次飞行时长7—8分钟,每次作业面积5—6亩。这是内蒙古库布其年轻人选择的治沙方式。放眼三北地区,越来越多的机械装备作业应用正在改善着生态。

甘肃民勤大规模应用机械进行沙障建设和植被恢复。内蒙古运用小型机械使光伏板下的沙障铺设、植被种植和后期维护变得高效和精准。新疆和田引进央企实施大规模光伏治沙,通过机械作业,快速治理大面积沙化土地。

“近年来,随着大力开展防沙治沙机械研发应用,在三北防护林建设中,机械装备治沙造林占比近50%,各类机械固沙造林累计节约资金数百亿元,减少风沙移动量1000多亿立方米。”周建波说,新装备新技术为“三北”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,以机械作业替代人海战术是治沙的必然趋势。

到治沙一线问需问计

螺旋钻孔机、沙障铺设装备、自动栽苗机……6月4日,在甘肃省武威市举办的科技助力“三北”工程林草机械装备演示活动中,一台台防沙治沙机械设备纷纷展示治沙“神力”,让人大开眼界。

防沙治沙机械演示活动现场 符超摄

活动现场,一辆黑色的“装甲车”成为当天的颜值担当。“这是公司最新研发的漠云全自动沙漠治沙车。车身6米长、2米宽,只需1名操作员,出草、压草、播种由中控平台控制,车上配有北斗卫星导航360度环影,可实时观察四周压草效果、施工质量,实现了全智能化。同时,我们将治沙车打造成一个移动的家。作业人员可在车内解决洗澡、做饭、睡觉等生活问题。”甘肃武威西域景天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杨之军介绍,该车车厢一次装草2吨,可铺设草方格沙障8亩,一天可铺设70亩,效率比人工提升了5—10倍。

“目前,漠云全自动沙漠治沙车正在完善阶段,计划于今年10月投产。在投产之前,我们会通过参加展示演示活动进行持续测试,收集更好的建议,将每个细节做到位。”杨之军说。

在活动中,与杨之军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。中国林业机械协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,机械装备演示活动为林场等机构单位和林机生产、经销企业搭建了便捷的供需平台,让林农亲眼看到、亲身感受先进机械装备的作业效率和作业效果,在反复使用和交流中改进,以便企业产品更好地迭代升级、实用好用。

为加快林草机械装备推广应用,国家林草局科技司分别于2023年10月在内蒙古巴彦淖尔,2024年4月在内蒙古鄂尔多斯,6月在甘肃武威、青海海北举办4场防沙治沙机械现场演示活动。

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,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建立“科研院所+企业+推广机构+用户”的林草机械产品研发、生产、推广体系,吸引林草装备校外科研教学单位、生产企业等广泛参与技术推广,建立跨界、跨省、跨单位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深度融合机制,设立了“揭榜挂帅”项目和重点专项,加强防沙治沙技术装备创新,鼓励企业加强林草机械研究。

“全方位推进林草机械化,可为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”中国林机协会秘书处负责人说。

从六个方面创新破局

目前,我国机械固沙取得初步成效,有效提高了压沙质量和效率,但机械作业基础科学研究薄弱、实用技术装备缺乏、专业化装备服务空缺、研发力量持续投入不足等问题仍然突出。

“我们可以看到,在一些机械演示活动中,大型机械装备在地形地貌复杂的沙漠中行进阻力大,活动受限;中小型装备人工参与度高,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,装备轻简化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。”周建波告诉记者,目前,荒漠化防治机械装备研制多是自发式、单机式,而非体系化。在多数沙区,草方格铺设等工作依旧以人力为主,机械使用不足。

机械演示 耿国彪摄

周建波认为,可从6个方面创新突围。

一是创新机械装备应用模式。改变传统户外林机产品适用性不足现状,根据现有防沙治沙模式和不同地形地貌,有针对性开展“适地适机”研发应用,创新多机联合机械作业模式。

二是系统化创新研发防沙治沙技术装备。结合实地应用重点研发便携、小型、中型、大型、机器人等体系化“适地适机”草方格沙障铺设机械装备,突出中小型实用装备研发。创制固沙、种植、水肥输送、抚(保)育收获等多功能作业机械装备,以及沙地多功能植被恢复机器人、智能化沙地作业快速增绿装备和智能生态系统监测管理系统。同时,采取边开发、边应用新模式,在实用中优化装备。

三是创新研究适配机械化作业新型固沙材料。以植物纤维等可降解沙障材料生物化、参数标准化和铺设机械化为突破口,实现沙障产品化、标准化、环保化及可降解,通过工业化定制,实现多样化、快速化沙障机械铺设。

四是创新作业装备实验示范地建设。开展机械化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和示范林场建设,探索总结全程机械化的技术路径、技术模式、机具配套、操作规程及服务方式,以点带面提升“三北”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机械化水平。

五是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。组建荒漠化防治技术装备学科,产学研推广应用相结合,集聚和培养林机中高级科技人才。同时,注重合作社基层管理人员、林机驾驶操作、维修人员等实用人才培养。

六是创新林机专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。建设一批荒漠化防治机械经营服务中心等一站式综合服务团队,构建防沙治沙机械化作业调度管理系统,设置荒漠化防治机械维修站,配备维修设备和工具及专业维修人员,实现体系装备与专业服务有效衔接,机械作业情况实时采集分析展示,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。今年4月,我国首个产学研用联合防沙治沙机械化服务队成立,革新了机械治沙模式,为推进我国防沙治沙机械化起到引领示范作用。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

2024年,国家林草局启动“‘三北’工程攻坚战关键技术研发”揭榜挂帅项目,重点开展10项科技攻关课题,着力解决实用高性能防沙治沙机械和高效节水配套技术缺乏等问题。

未来,越来越多的先进林草机械装备将会运用于“三北”工程区,助力提升治沙效能、延伸绿色版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