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三农资讯 正文

未来,农民能坐在家里种田吗?

来源:科普中国网 发布时间:2024-10-25 

“鋤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”这首诗,你一定再熟悉不过了。

正如诗中描述的那样,农民在田里劳作是非常辛苦的。不过,历经千余年的发展,农民种田早已发生了很多变化。

随着现代农业科技快速发展、不断升级,农民的劳作是不是变得很轻松了呢?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了解一下,种田主要有哪些步骤。

种田主要有4个步骤:耕、种、管、收。

耕,就是耕地。定期翻耕土地,可以让土壤更加疏松透气。这样,水、肥料和空气都可以更好地“抵达”农作物根部,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。

种,就是播种。农民通常要按照一定的数量和方式,把农作物的种子播撒到土壤中。

管,就是田间管理。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“口渴”,会营养不良,还有可能生病。农民要给它们锄草、浇水、施肥、治病,努力帮助它们长得又高又壮。

收,就是收获。等农作物成熟后,就可以收获农产品了。

种田时,农民有什么“超级助手”吗?

我们就以“管”为例,看看都有哪些“超级助手”能帮农民进行田间管理吧。

首先出场的“超级助手”是传感器。

传感器是农作物的“看护者”。它们可以全天不间断地工作,随时监测田间的各项数据,一旦发现异常,就会立刻发出预警信号。

传感器的种类有很多。比如,土壤养分水分传感器负责收集与土壤有关的信息,它们能探测土壤中的营养够不够、水分缺不缺等;气象传感器负责收集与天气有关的信息,它们知道空气的温度高不高、湿度大不大,还有太阳光强不强、降雨量够不够等。

农民看到传感器探测到的信息,就可以及时判断要不要给农作物施肥、浇水。如果发现可能出现气象灾害,他们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。

接下来出场的“超级助手”,是监控系统。农民不仅要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,还得知道它们的生长情况,这就需要摄像头上场了。

在田间安装监控系统,农民就像拥有了“千里眼”。摄像头能够实时拍摄农作物的状况,通过图像分析系统,农民就能知道农作物有没有生病,田间有没有害虫和杂草等。

再来看看这位“超级助手”——无人机。

无人机可是全能型的“得力干将”。它们可以载着摄像头飞上天,在空中边飞边拍。农民通过查看画面,就可以知道哪片区域庄稼的长势比较好,哪片区域受灾比较严重,等等。如果田间出现病虫害,无人机还可以装上药剂起飞,哪里有病虫害,就往哪里喷药。以往一个农民需要干一天的活儿,现在一架无人机只用10分钟就可以完成,不但效率高,还大大节省了农药,更加环保。

除了前面出场的这些“超级助手”,农民的好帮手还有很多,比如旋耕机、播种机、喷药机、收割机等。在农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,这些农机具逐个儿“大显身手”,轻轻松松就能帮农民完成耕种、管、收。

各种农机具都需要农民来操作吗?要是它们能自己在田间干活儿,那就更好啦!

这也是可以实现的。给农机具安装上卫星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,它们就可以实现自动驾驶,知道该沿着哪个方向走。

告诉你一件值得骄傲的事。2020年,我国建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导航系统——北斗卫星导航系统。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、覆盖范围最广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在很多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,当然也包括农业。

在北斗卫星的助力下,理想中的“无人农场”正慢慢变为现实。有了可靠的卫星定位,插秧机、播种机等在田间自如穿梭,整整齐齐地种下一排排农作物,就像在广阔的田地上作画。农机具和卫星“携手”合作,可以实现人工无法达到的超高效率。

农民的“超级助手”这么多、本领这么强,应该够用了吧?

不,光有厉害的卫星当“外援”还不够,所有的机械设备还需要一个“总司令”,那就是大数据分析平台。

如果说传感器是敏感的“感知器官”、摄像头是敏锐的“千里眼”、农机具和无人机是灵活的“四肢”,那么,大数据分析平台就相当于“大脑”。“感知器官”和“千里眼”获取信息后,需要“大脑”来汇总,并进行决策。“大脑”会向“四肢”下达命令,告诉它们该播种还是该喷药,该除草还是该收割。

前面说的这些,其实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,就是智慧农业。

所谓智慧农业,就是利用多种科学技术,使农业生产过程不再仅凭农民的经验和感觉,不再单纯依靠人力,而是让各种机械设备能在无人的情况下自动工作,变得非常智能。

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,每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在为此不断努力着。希望未来的你,会接力书写智慧农业的华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