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三农资讯 正文

抗逆全能王树种——柽柳:在极端环境中绽放生机

来源:科普中国网 发布时间:2025-11-05 

https://ppbc.iplant.cn/tu/3022426

无论在荒凉的戈壁沙漠里、还是在贫瘠的盐碱滩涂中,人们常常会发现有一种植物迎风而立,用顽强的生命力勾勒出绿色希望,它就是被誉为“抗逆全能王”的柽柳。这种看似平凡的树种,既能抵御干旱酷暑,又能耐受水涝严寒,更能在盐碱地中扎根生长,成为恶劣环境下的生态修复先锋。

https://ppbc.iplant.cn/tu/295183

https://ppbc.iplant.cn/tu/18727177

柽柳(Tamarix chinensis Lour),俗名:西河柳、三春柳、红柳、香松,异名:Tamarix juniperina Tamarix elegans Tamarix gallica var. Chinensis。柽柳科(Tamaricaceae)柽柳属(Tamarix)落叶小乔木或灌木。柽柳属约90种。主要分布于亚洲大陆和北非,部分地分布于欧洲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域,沿盐碱化河岸滩地到森林地带,间断分布于南非西海岸。大约分布在西经10°到东经145°,北半球北纬50°到20°,南半球高纬55°到12° (非洲) 。我国约产18种1变种,主要分布于西北、内蒙古及华北。柽柳属植物抗旱、抗盐、抗热、喜砂、喜水,主要生长在干旱、半干旱地区的冲积、淤积盐碱化平原和滩地上。大多数种类生长在平原上,少数种类可生长在山区 (天山1200-2000米) ,见于沿河和泉水露头的地方。

柽柳的名称由来:柽柳最早的记载见于 《诗经・大雅・皇矣》,文中 “启之辟之,其柽其椐” 一句里的 “柽” 便是柽柳,描写了周代先祖开垦土地时砍伐柽柳等杂树的场景。《说文解字注》(柽)河桺也。南宋学者罗愿在《尔雅翼》中记载:“天之将雨,柽先知之,起气以应;又负霜雪不凋,乃木之圣者也。故字从圣。” 古人认为柽柳能预知雨水,还能耐受霜雪,是树木中的圣者,因此用 “柽” 字来命名。《本草衍义》中提到 “今人谓之三秀柳,以其一年三秀,故名。”“三秀” 即三次开花的意思,其也因此有了 “三春柳” 的别称。

柽柳的抗逆能力:其“抗逆全能王”绝非虚名,在极端环境中均能展现超强适应力:①抗旱性方面,它的根系可深扎地下数米,吸收深层地下水,枝条和叶片还能分泌黏液锁住水分,即便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的荒漠,也能正常生长;②抗涝性上,其根系具有发达的通气组织,即便长期浸泡在浅水中,也能保证根系呼吸,可在河滩、湿地等积水区域存活;③抗寒性极强,能耐受-40℃的低温,在我国东北、西北的严寒地区无需防护即可越冬;④抗热性同样出色,在夏季地表温度超过60℃的戈壁滩上,依然能保持叶片翠绿,不受高温灼伤。⑤更难得的是,它还能耐受高达2%的土壤盐碱度,通过叶片分泌盐分排出体内多余盐分,被称为“盐碱地改良能手”。

柽柳的用途:①在生态修复领域,它是荒漠治理、盐碱地改良、水土保持的核心树种,柽柳常被用于构建防风固沙林带,有效遏制土地沙漠化;②在园林绿化中,其枝叶婆娑、花期长(部分品种花期从5月持续至10月),可作为观赏树种种植于公园、庭院,兼具生态与景观价值;③在经济价值上,枝条可用于编制筐篮、农具,树皮富含鞣质可提取栲胶,花和枝叶还能入药,具有疏风散寒、解表透疹等功效。此外,柽柳还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,在污染土壤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https://ppbc.iplant.cn/tu/1479803

从荒漠中的“绿色先锋”到城市里的“似柏而香”观赏佳木,从盐碱地的“改良专家”到兼具经济价值的“宝藏树种”,柽柳用全方位的抗逆能力和多元用途,诠释了“抗逆全能王”的称号。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当下,这一古老而顽强的树种,正持续为改善生态环境、助力可持续发展贡献着力量。

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