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在线课堂 正文

温棚黄瓜畸形瓜大肚瓜花打顶与温棚番茄转色裂果的原因及防治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8-11-22 

  郭守金     研究员     宁夏农科院

  2018年11月22日

  同志们,大家好。

  今天我将讲述《温棚黄瓜畸形瓜大肚瓜花打顶与温棚番茄转色裂果的原因及防治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。

  一、温棚黄瓜畸形瓜、大肚瓜、花打顶、有苦味是什么原因?

  二、黄瓜施肥的技术

  三、温棚西红柿一转色就裂如何防治?

  四、瓜菜留棵、贪密、留果贪多、多连作贪茬。

  一、温棚黄瓜畸形瓜、大肚瓜、花打顶、有苦味是什么原因?

  瓜要长得好,首先花期要护理好。花期要想好,苗期护理要周到,种黄瓜最怕就是出现畸形瓜等问题。
㈠花芽问题

  1、高节位花
  植株上处于开花状态的节位较高,在盛瓜期与顶端的距离小于50厘米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"花打顶"现象。其主要原因是地温过低和后半夜气温低,土壤水分过高或过低,另外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过低也有一定关系,摘瓜不及时造成坠秧也能形成此现象。

  2、花打顶现象

  生长点几乎消失,大量的雌花集聚在植株顶部。发生了此种现象,要及时摘除雌花,使其侧枝快萌发,培育新的生长点。

  其主要原因是:浇定植水时没有浇透,地表板结,中下层土壤因水分不足造成悬空,黄瓜定植后扎根太少,再加上后半夜气温过高,容易产生花打顶。在定植后水、肥、气、热、光的调节都较为适合时,苗子生长健壮,根深叶茂,节间短,几乎每节都有雌花,此属正常现象。在生产中要与花打顶区分开来。如果出现花打顶现象,可以喷施抗逆素,如芸苔素内酯及胺鲜酯等,可有效解决花打顶现象。

  3、雌花异常

  雌花短小弯曲,横向开放,颜色淡黄,长势衰弱,说明植株雌花异常。

  ㈡瓜型问题

  1、弯曲瓜
  密度过大、通风不良、植株郁闭、室温过高、肥料不足和干旱缺水等原因引起植株营养不良,容易产生弯曲瓜。另外,也有一些弯曲瓜是因卷须缠绕或茎蔓遮挡等机械原因造成的。

  2、大肚瓜

  是受精不良或低温季节未经受精单性结实的瓜,植株生长势较弱,营养不良,干物质积累少,特别是缺钾时很容易形成。同一条瓜在膨大过程中,前后期缺水,中期水分过量,也容易形成大肚瓜。

  3、尖嘴瓜

  温室黄瓜在单性结实的情况下,因连续高温干旱,植株长势弱,营养不良,盐类浓度障碍,造成养分、水分吸收受阻,瓜条从中部到顶部膨大伸长受阻,果实长度变短,由此形成尖嘴瓜。

  4、蜂腰瓜
  瓜条中部如蜂腰,将其纵切开后,蜂腰部位果肉龟裂,而在心髓部产生空洞,果实发脆。主要是高温干旱,生长势衰弱造成的。

  5、苦味瓜

  黄瓜植株内含有苦瓜素,瓜中含苦味素多时即形成苦味。氮肥过多,水分不足,低温寡照,土壤溶液浓度过低,植株衰弱时,易产生苦味瓜。

  ㈢瓜卷须问题

  正常的瓜须:第3~5片展开叶附近卷须粗大,与茎呈45度角伸展,卷须又长又软,呈淡绿色,用拇指和中指捏住,用食指弹时感到有弹性,口嚼有甜味,与黄瓜的味道基本一致,此属正常状态。

  1.下垂须
  卷须下垂呈弧形或打卷,折时有弹性,说明缺水不缺肥。
    2.直立须
  卷须直立,与茎的夹角小于45度,说明浇水频繁,水量大,土壤含水量过高。
    3.细小须
  卷须细而短,有的卷须先端卷起,说明植株营养不良,甚至植株老化,应及时补充水肥。

  4.黄尖须
  卷须细、短、硬,无弹性,先端呈卷曲状,用手不易折断,先端呈黄色,表明植株将要发病。因为一般卷须先端细胞浓度高,黄化时说明细胞浓度已降低,植株将出现衰弱趋势,抗病能力下降。此时应注意观察,注意防治黄瓜病害。

  二. 黄瓜施肥的技术

  黄瓜产量高,结瓜采摘期长,但是,黄瓜根系浅,吸肥能力差。掌握施肥技术至关重要。
  (一)黄瓜不同生育期的吸肥特点
    1.幼苗期
  在幼苗期,黄瓜苗对氮、磷营养十分敏感。

  ⑴黄瓜苗对氮的吸收
  缺氮,黄瓜幼苗茎部变细,叶小褪绿;当氮素浓度增加到400毫克/升时,黄瓜苗出现氮素过剩的症状。
  ⑵黄瓜苗对磷的吸收
  磷浓度在500毫克 /升以下时,黄瓜苗会出缺磷症状,子叶下垂,叶片淡黄色。磷浓度在1000~4 000毫克/升范围内时,黄瓜则不会表现出磷素过剩症状。

  2.花期
  氮素有利于雌花的形成,钾素有利于雄花的形成,分期施磷有利于雌花的形成。增施一定量的磷肥,雌雄花比由1:5.6提高到1:4,瓜条数可增加37%,早期产量可提高83%。

  3.花芽分化
  黄瓜从花芽分化到确定性别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,从花性别确定到开花需15~20天。在开花前12天营养条件对花的素质影响较大,此时一般已定植到田间,所以定值时要增施速效氮、磷、钾肥,对提高花的素质,增加早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。

  (二)黄瓜对不同肥料的吸收量

  根瓜坐住前,黄瓜对各种肥料的吸收量较少;黄瓜进入果实膨大期,黄瓜对各种肥料的吸收量急剧增加。
  黄瓜是喜欢硝态氮,只供给铵态氮,黄瓜的叶色变浓、变小,生长缓慢,吸收的钙和镁的量显著降低。

  在黄瓜的全生育期,黄瓜吸收的氮持续增加,进入采收期则急剧增加。在黄瓜的全生育期,黄瓜吸收的钾一直呈直线增加,而且分配在果实中的钾素占总吸收量的60%。
  在生长初期,黄瓜吸收的磷较少,到了果实膨大和采收期才增多。在黄瓜的膨大期,如果磷不足,黄瓜瓜条光泽不良,形成畸形果。

  (三)黄瓜的施肥技术
  一茬黄瓜能采收30次,为了跟上黄瓜的生长,我们需要给黄瓜施肥。
    1、对黄瓜的施肥要求
  ⑴施用有机肥
  改良土壤,降低土壤溶液浓度,提高表土空气中氧的浓度。
  ⑵氮肥勤施
  在黄瓜的生长全阶段,按每亩黄瓜的产量为5000千克以上来算,我们一共需要给黄瓜追8~10次肥。
    2、黄瓜育苗床土的调配
  在西北及北方,每m³ 床土加入硝酸铵0.8~10㎏,过磷酸钙1~1.5㎏,氯化钾0.5~0.8㎏。
    ⑴有草炭的床土配方
  配方一:草炭60%,堆肥20%、肥沃土壤10%,鲜牛粪5%,锯末5%。
  配方二:草炭60%,厩肥20%,肥沃土壤13%,鲜牛粪7%。
  配方三:草炭75%,厩肥20%,牛粪5%。

  ⑵没有草炭的床土配方
  配方一:堆肥50%,菜田土40%,锯末10%。
  配方二:草根土50%,菜田土45%,鲜牛粪5%。
  配方三:堆肥70%~90%,草根土10%,新鲜牛粪5%。
    3、基肥
  ⑴有机肥
  栽培黄瓜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好在4%~5%。施用有机肥的方法是,一半有机肥撒施于田间而后翻入耕作层,另外一半于定植时施在定植沟内。

  ⑵化肥
  这里说的化肥指的是磷肥和钾肥,磷肥在土壤中易被固定,需要和有机肥混合后再施用。有机肥可以每亩铺施腐熟的厩肥4000~5000㎏,也可以沟施(在畦内按行开深、宽各30厘米的沟)饼肥100~150㎏加三元素复混肥40克,然后覆平畦面以备定植。

  4、追肥
  大棚黄瓜栽培,亩产在5000㎏以上,在整个生长周期,需要给黄瓜追肥8~10次。

  ⑴追肥的肥料
  ①有机肥:腐熟堆制的家畜禽粪、迟效性的有机肥料。
  ②磷肥:有机肥加每亩磷10~15㎏。
  ③氮肥:速效氮肥为主,并与人粪尿交替使用,每次每亩施用氮素3~4㎏。在采瓜盛期,要增加追肥次数和数量,并选择在晴天追施。

  ④叶面肥:1%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,叶面追肥2~3次,可延长黄瓜的采收期。
  ⑵施肥的方法
  开沟条施或打孔施,以及叶面喷施。
  ⑶施肥时的注意事项
  给黄瓜施肥要少施勤施。当土壤中含盐量高达2000~3000毫克/升(即0.2%~0.3%)时,大棚黄瓜会减产50%左右。为了安全起见,每亩地一次最大施氮量不得超过5.3㎏,折合硫酸铵13.8㎏。

  三.温棚西红柿一转色就裂如何防治?

  有菜农反应,西红柿一开始上色就有裂果,而且棚里发生很普遍。要是等到果实转色完成,可以上市销售时,裂果肯定更加严重。没办法,当果实有一点儿转色菜农就赶紧把果摘下来了。

  1.温棚西红柿在转色期裂果究竟啥原因?想和大家一起分析下:
  ⑴天气问题,昼夜温差大
  西北光照强,晴天时中午前后棚内的温度仍能达到30℃以上,对于正处膨大或转色期的西红柿来说,棚内温度高果实生长较快;但到了晚上,温度下降较快,果皮受低温影响后生长缓慢,而果肉受低温的影响较小,生长相对较快。

  再到白天,果肉继续生长,果皮则要则要经历一个从冷到热的缓冲期,这样果皮和果肉的生长不一致,就会导致果实开裂。

  ⑵品种问题
  西红柿裂果,品种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。一般来说,果皮偏厚、高圆形、硬度高耐运输的品种,裂果稍微差一些;果皮薄的品种则要严重一些。因此,选择品种很关键,要选择果皮厚、耐贮运的抗性品种。

  ⑶管理问题
  ①放风不适宜。
  棚室昼夜温差大。果面、叶片易出现结露现象。若果面结露较多,早上突然放风,果面水分迅速蒸发,易出现菜农说的“风扫了果”的现象,具体表现为果面环裂。

  ②肥水供应不均衡。
  西红柿果实膨大期,需要进行充足的水肥供应,以提高产量。若浇水不注意,忽干忽湿,棚内旱涝不均,果实容易出现裂果现象。

  ③药害、病害、缺素

  喷药浓度偏高,果实也容易出现裂果。喷药时温度偏高或喷药时间安排在中午,药液挥发快,致使果面残留的药液浓度迅速变大,在药物的“刺激”下,果皮也容易生裂口,形成裂果。

  部分棚室内激素中毒严重,上部叶片稀少,导致中下部果实直接暴露在阳光下,加剧了温湿度变化,增加了裂果程度。建议菜农使用报纸等适当遮盖到西红柿果实上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裂果。
  不注意平衡施肥,缺少中微量元素,尤其是钙。加之果实膨大期间对钙的需求量大,缺钙极易引起西红柿裂果,因此补钙对预防裂果来说很重要。

  2.大棚西红柿转色期裂果,如何才能有效防治?要想预防西红柿裂果,首先要选择抗性品种,当然,对于现在已经处于结果期的西红柿来说,已经无法改变。季节性的昼夜温差,我们不好控制,但是,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棚室内的环境,改善栽培管理方式,来有效防治西红柿裂果。

  可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。

  ⑴合理放风,避免棚内昼夜温差过大
  西红柿的环裂与小黄瓜的皲皮相似,等果实表面的露珠消失后再放风,可有效避免。建议菜农在上午温度达27~28℃时,果面结露消退后再通风,有利于减少裂果。遇到大风天气时,要避免风直吹西红柿果实,也可有效减少裂果。

  ⑵注意水肥管理
  果实膨大初期保持土壤湿润,避免大水漫灌,控制棚内湿度,不可忽干忽湿。以“小水勤浇”为好,并要尽量避免旱涝不均,防止裂果的发生。
  浇水冲肥可选择晴天上午,通过及时放风,避免棚内出现高温高湿,预防病害发生。结果期,冲肥以高钾水溶肥为主,为避免早衰黄叶,间隔两水再冲一遍氮磷钾平衡型水溶肥。若植株长势弱,可配合甲壳素、氨基酸等养根肥料,尽快恢复植株长势。防止强光直接照射果实,防止果皮老化。

  底肥注意施足钙肥,果实生长发育期建议定期喷洒含硼、钙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,调节钙肥吸收,增加果实细胞壁的韧性,降低裂果或皴皮发生几率。

  ⑶整枝打杈
  采用双秆整枝或留叶打杈。即多留侧枝,晚打侧枝,每一侧枝留一片叶后掐尖,保证植株有较多的生长点和功能叶,此种方法可明显改善西红柿裂果的发生。再就是扭穗,适当减少对果实的营养输送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裂果发生。

  ⑷喷药防病要注意浓度和时机。
  喷药选择在上午九时到十一时,果面消露后进行。尽量避免中午高温时间喷药。
  对于药剂浓度也要合理掌握,配药时按照农药的酸碱性,科学复配。不要为讲求防病全面,乱配农药,导致出现药害,而致使西红柿裂果。

  四.瓜菜留秧贪密、留果贪多、多连作贪茬

  我们说的“贪”字,是管理方法上的求胜心切,导致了欲速则不达,事与愿违。“贪”在管理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。
    1.留果贪多留果贪多几乎是菜农的通病,其实菜农都知道留果多了未必是好事,可在疏果时,总是下不了手,看看哪个也不舍得疏。

  更有一些菜农,不仅不舍得疏果,穗也不舍得疏,本来该品种应该留6穗果,他非得留7穗甚至8穗,结果生产出的产品商品性大打折扣,价格自然上不去。
  在市场上,蔬菜品质的优劣对价格影响很大。 然而,损失还远不止这些,留果过多还易引起棵子弱,过早败秧,不仅产量不会提高,植株也会受到严重影响,这个损失可就大了。

  这种现象在瓜类蔬菜上表现得尤为严重,如密刺黄瓜,本来应该3~4片叶留一个瓜,可有些菜农非要2~3片叶留一个瓜,最终结果也是一样,本来10天能长成一个瓜结果14天才能长成,更为严重的是,在遇到连阴天时,还会出现化瓜和花打顶,半月都摘不到瓜。

  其实,多留一个瓜或多留两个果也不是不可以,但前提必须把秧子养好了。蔬菜根深叶茂才能出高产,这个道理其实谁都懂。
  可在生产中,不少菜农为了让蔬菜多出产量就不管不顾了。 但从长远来看,你考虑过秧子承受力吗?长期超负荷地工作,秧子累坏了,还靠什么拿产量,所以,应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培育壮秧上,秧子养好了,还愁没有产量。

2.留秧贪密

  除了留果贪多,菜农在棚室管理中的“贪”还体现在留苗上。有苗三分收、有钱买种,没钱买苗,生产中,常听到菜农这样说,可见菜农的确都很爱惜苗。可凡事得有个度,一亩棚本该栽3000株,就不能栽3500株,如果留苗过密,透光透风条件肯定差,蔬菜不仅长不好,还会影响果实上色,造成病害多发,最终结果同样是得不偿失。

  大棚的建造成本越来越高,可谓寸土寸金,菜农为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效益的最大化,不仅在棚室的边边角角都种上了蔬菜,还尽可能地增加种植株数,可以说是充分利用了大棚的空间。

  有的棚中的西红柿花脸果、青肩果特别多,由于上色不良,棚中的西红柿有30%都卖了“破烂儿”,在进棚观察后终于找出了病因,就是定植的株数太密了,阳光一点都照不到下面的果实上,果实能上好色吗?

  菜农以为是缺素造成的,还在一遍又一遍地喷叶面肥呢。一般情况下,每亩棚室西红柿可定植2000~2200株,小西红柿可定植1600~1800株,密刺黄瓜可定植2800~3000株,小黄瓜可定植3000~3200株,茄子可定植1800~2000株,甜椒可定植1900~2100株,苦瓜可定植200~500株,因品种和季节不同上述种植密度可稍有变化,但不能盲目加大,否则,既浪费了苗子,也换不来理想的效益。

  3.建棚室贪高贪大

  现在新建的大棚有个共同点,越建越大。500~600平方米算小棚,700~800平方米还说得过去,1000平方米左右的棚才算大的。可是,大棚真是建得越大越好吗?,专家认为,只有在特定的操作环境和种植特定作物的条件下,才有必要建一些大型大棚,盲目扩大棚体面积是一种错误的潮流。考虑到大棚环境调控、作物生长特性和经济效益,大棚建造的最佳规模跨度为7~9米,长度为60~80米。

  另外,大棚的高和宽是成正比的,大棚增宽时,高度也应增加,否则,棚面弧度减小会导致前部光线过强且通风条件差,作物很容易发生病虫害。而很多菜农却不注意这些,只想着大棚宽一些,增加种植面积,而忽视了阳光入射角是否合理的问题,大棚建成后,其保温性很难保证,自然也很难实现高产。

  同样,大棚过长也不利于通风换气,特别是在刮大风时,棚门一边的温度明显低于棚尾,甚至在关掉通风口后也一样。同时,大棚过长必然会造成农事操作的不便,前后走动距离过大,容易使人产生疲劳,可见大棚越建越大并不是好事。

4.连作不歇茬

  为了让棚室产出更高的效益,菜农没少费心思,其中在套作种植模式上更是做足了文章,创造出了很多好的种植模式,如黄瓜套苦瓜就是众多种植模式中的典范。
  也有些种植模式是极其不合理的,这也与菜农“贪”的心理有关。如小黄瓜一年种两茬就比较合理,可有些菜农非得一年种三茬茬,在这种情况下,棚地没了休闲期,得不到“休息”,就会一直处于疲劳状态。

  从眼前来看,种三茬就是比种两茬效益高。可从长远来看,棚地省去了休闲期的高温闷棚和土壤消毒工作,一旦土传病害暴发,死秧不断,那就不是产量高低的问题了。
  菜农独创的种植模式很多,在这些种植模式中,其中有很多都是在盲目追求一年多茬,在这种情况下,常常上茬蔬菜未拉园,下茬蔬菜已套种上了,土壤来不及休整和消毒不说,把蔬菜幼苗套种在即将拔园的蔬菜下面,能否管理好就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生产中,因此造成种植失败的事例比比皆是。所以在此提醒菜农朋友,种植模式没有最好的,只有最适合的,菜农应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,因地制宜,这样才能实现增收,而不要再坚信“多种一茬就多一茬产量 ”了。